世界热推荐:渝论场|“村超”启示录:乡土体育何以在巴渝大地出圈
去年7月,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一个叫台盘村的偏远小村庄里,超燃的“村BA”将全国人民的视线,久久聚焦在这里。
就在上周,贵州东南部的榕江县,一场乡村足球联赛(村超),再次火遍全网,黄健翔、迈克尔·欧文等知名解说,就连球星也接连送上“云”祝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村BA”的台江县到“村超”的榕江县,贵州小城接连因为体育出圈。
山城重庆,富有特色的巴渝文化、峡江文化等同样孕育出不少充满参与感、凝结着浓厚乡土之情的体育运动,类似的乡村赛事在重庆,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
这里,或许有人不禁发问,乡土体育到底有何魅力?巴渝大地又该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土体育路径?
丰都的篮球运动群众基础较为广泛,民间经常自发组织比赛。受访者供图
01
一个还藏在“深巷”里的“村BA”
带球过人、射门,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一记漂亮的世界波破门!现场传来一阵欢呼和“叮叮咣咣”铁勺敲铁盆的响声。
这段时间,贵州“村超”火了。
透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重庆丰都县龙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林森觉得这样的场景很熟悉。
“咱们丰都‘龙河杯’篮球赛,和这个很像!”林森说,“龙河杯”上一次比赛还是2021年,按照两年一次的惯例,今年该办第10届了。
龙河镇在2002年组建了篮球队去县城参加比赛,算是丰都的篮球强镇。2005年,龙河镇发起主办首届“龙河杯”篮球赛,号召龙河流域的十来个乡镇组队参赛,约定获胜者主办下一届赛事。
丰都“龙河杯”篮球赛已举办9届,龙河流域的十几个乡镇组队参赛,轮流主办。受访者供图
首届赛事举办时,上到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下到刚刚咿呀学语的幼童,早早涌入球场占位。
“当时十支队伍,两块场地,由本地政府协调,位于龙河镇的丰都一中球场和县政府广场,观赛乡亲少说也有上万人,比赶场还热闹。”林森回忆。
曾在龙河镇篮球队担任多年主力队员的向伟说,球队教练是学校体育老师,队员由本地学生、小镇青年和村民构成,平均年龄二十多岁。他们中有日常外出务工、上大学的。
主办乡镇会在比赛期间举办本地特色文化活动,比如轮到龙河镇,就有市级非遗高台狮舞,在龙孔镇举办时则有当地戏牛舞表演。甚至有经济宽裕的乡镇,请来NBA退役球员来当外援。
连续举办了9届,“龙河杯”的热闹却只停留在当地,未能冲出大山。
多年前,丰都后坝就修建了规范的球场。丰都摄影家学会名誉主席 郑瑞舜 摄
02
乡土体育扎根于独特民俗文化的深厚土壤
当我们在为“龙河杯”惋惜时,也开始思考,“村超”“村BA”何以出圈?
梳理“村BA”和“村超”的历史,探寻它们出圈的原因和所根植的土壤,可以发现——它是多重文化元素和时代机遇碰撞的结果。
1999年出版的《榕江县志》中有过记载,上世纪40年代,因战争动荡,当时的广西大学迁入榕江县,一并将足球运动传入这里——大学生们在校园里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
在榕江体育馆门口,张贴的资料简介写着:上世纪80年代,贵州举行比赛,黔东南派榕江县参加,没有经费,小伙子们在招待所几个人一铺床挤在一起睡,硬是打进决赛,夺得亚军。
而“村BA”的前身,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36年。每年“六月六”吃新节时,村民在农忙过后,会为预祝粮食丰收举办各种活动,篮球赛则是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一项。
丰都同样跟篮球有着不小渊源。
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晓斌曾听老一辈人讲,解放前外国水兵曾来到丰都,看到后坝有块大草坪,觉得是一个天然的球场,便在那里打起篮球,踢起足球。老百姓觉得新奇就前往围观,久而久之也开始学着打球。
“贵州‘村BA’还有个特点,不光是打比赛的人,看的人也特别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黄晓灵说,“台盘村272户人家1100多人,80%以上的人都热爱看球。”
1985年,黄晓灵在黔东南州府凯里市一中读高中,学校有个民族班,都是从黔东南州各区县来的学生。据他回忆,学生都特别喜欢篮球,而且水平都不低,40年前就有这样的氛围。
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普通的乡村赛事火到如此地步,背后既是“时运”,还有“命定”。丰都“龙河杯”未能出圈,究其原因,除了宣传意识的薄弱,也可能“火候”差了一步,未能激发出合适的爆点。
合川龙舟历史悠久,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图为合川龙舟男子队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03
走出一条有巴渝特色的乡土体育路
不管是“村BA”,还是“村超”,之所以能火遍全国,除了群众的体育基础和运动热情之外,也与当地政府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密不可分。
黄晓灵坦言,“村 BA”和“村超”的火爆有其特殊性,除了台盘和榕江村均有多年传统积淀之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短视频平台以及媒体的助力也对引爆赛事也功不可没。
在他看来,对重庆来说,不能完全复制贵州经验,这样恰恰不会有好的效果。
重庆有特色的项目,比如合川的龙舟、铜梁的舞龙、奉节的武术等等,都是自然条件和人文结合的项目。
临近端午,合川龙舟队总教练尹大伦变得异常忙碌——赛事太密集了,才从甘肃永靖捧回中国龙舟公开赛的奖牌,马上又带男队赶往武隆、长寿、潼南等地参赛。龙舟队成员全是各镇街的农民,从小在江边长大,多以打鱼为生,天生就是划龙舟的好手。
合川龙舟历史悠久,地处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处,每年端午都有龙舟竞渡民俗活动,每逢比赛堪称万人空巷。
尹大伦记得,2004年,合川承办第一个全国性龙舟赛事时,岸边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早上4点多就有人来到岸边,为了占一个好位置。那场比赛,观众超过10万人次,虽然赛事不收门票,但大量游客涌入刺激了消费,赛期酒店爆满不说,大小餐馆也都坐得满满当当。
在黄晓灵看来,重庆发展乡土体育,有山水资源这个自然优势。
“但依旧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营造氛围,不光是业余队员,包括学校也可以开展龙舟课程。只要有江河的地方,都可以想办法举办赛事。”黄晓灵认为,包括大足龙水湖、长寿的长寿湖,大家都可以围绕龙舟把湖泊利用好。
合川龙舟女子队在外参赛,也取得了不少佳绩。受访者供图
04
透过文体活动讲好乡村故事
实际上,重庆在发展乡村户外运动方面,也做了多年探索。
早在2018年,重庆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的概念,随后,市体育局又立足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等特点,提出发展乡村户外运动。
在发展户外运动方面,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比如,重庆地形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其丘陵、山地、水面等特征,十分适合开展山域类、林域类、水域类、空域类等户外运动项目。
在最基层,重庆还开展了“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去年以来,市社体中心深入巴南区、大渡口区、江津区乡镇(街道)等,直接为当地的老百姓送器材送体育科普知识,营造体育氛围。
在黄晓灵看来,重庆市虽然也出台了乡村体育的政策,但真正深入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对这些区县的传统项目规划还不够。重庆乡村要做好“体育+”,+旅游、+产业、+赛事,再通过电视、网站、短视频等新老媒体做好宣传,带动体育消费。
黄晓灵也表示:“或许全国就爆这一个‘村BA’,不过乡村体育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既要产业旺,也要文化兴。透过文体活动讲好乡村故事,值得所有人期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邱小雅、佘振芳/文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