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山东和安徽发现距今8亿年的生命,它长什么样?为何意义重大?
霍氏串珠
霍氏串珠,它一直都是古生物学家们的心中之痛。
(资料图片)
它是被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宏体化石,其形态看起来就跟它名字一样是呈现串珠形的,通常都是由几个到几十个大小相同的珠子以相同的间距呈单链形式排列构成;而且它在全球的多个地点都被发现到了;最离谱的是它的分布时代从距今14.8亿的中元古代横跨到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跨度达到了遥不可及的10亿年!
这样的一串像珍珠一样的宏体化石,居然是生物?就这么点东西,也难怪古生物学家们对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都充满了疑惑。
不过这个笼罩着这个谜题的长布,终于被我国科学家给揭开了一角。
山东和安徽发现霍氏串珠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山东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的科研人员通力合作,在距今8.5亿年-7.2亿年的山东鲁西地区的石旺庄组和距今9.5亿年-7.2亿年安徽淮南地区的九里桥组等拉伸纪地层中,幸运地发现了以各种形式保存完整的霍氏串珠标本,这一发现首先就拉伸纪地层中此前都没有发现霍氏串珠的空白。
这次发现的霍氏串珠有两种体型,体型较大的霍氏串珠的单个珠子的直径也就5毫米,小的更是不足1毫米,但它们看起来基本上一模一样,毕竟“珍珠项链”能有啥设计。研究者们通过对部分保存完整的研究,确定霍氏串珠的“珠子”外面包裹着一层有机质外壁的球体,另外就是一开始说的,它们的“珠子”是等间距排列的,这造型就是霍氏串珠的完整形态。
霍氏串珠之谜
这次能有重大的进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化石都蛮完整的,甚至以不同形式保存。大部分霍氏串珠化石是以碳质压膜形式保存的,另外还有未完全压扁的三维有机质壁、印痕和模铸等其他形式。这么多种的形式,就给了研究者们多方面考量的机会,首先通过拉曼光谱,可以确定这些化石的碳质膜有同等的热成熟度,说明它们经历了相同的埋葬过程;其次是一些保存方式证明了它们具有原生有机质成分。
这就证明了霍氏串珠是真化石并且也真的是生物。
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生物?
霍氏串珠的“珠子”外包裹着一层有机质外壁,这层无定形的凝胶质基质让这些“珠子”能保持等间距的链状排列,而且“珠子”之间不会相互叠压,也不会定向排列,也没有首尾两端分异,这样的构造,让科学家们怀疑:霍氏串珠可能是一种在底层沉积物表面扭动爬行的底栖生物。
那其实就算是比较复杂的活动形式了,因此科研人员觉得霍氏串珠不太可能是原核生物,而更可能是发育巨型细胞的真核生物。得出这样结论还是通过对目前存在的真核生物的参考,基本上这些真核生物都是需要多细胞核才能来控制细胞内部的新陈代谢等行为,因此霍氏串珠大概率还是一种多核体生物。
通过这些研究结果,科研人员们挑选出了不到10种的,有可能是霍氏串珠的亲戚的物种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最被怀疑的是有壳变形虫、有孔虫和真核藻类。最终科研人员们认为藻类最有可能是霍氏串珠的身份。
后记
8亿年听起来已经足够久远了,但其实在其他地区还曾发现过14.8亿年前的霍氏串珠!但因为太过久远,很难研究个所以然出来。因此这次发现的这些意义就很重大了,因为它们的形态、结构保存得特别完好,这才给了科研团队找到真相的机会。
而霍氏串珠这样早期的特殊生物,也为当时乃至以后的生物的生长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责任编辑: